学校主页|联系我们|管理入口
 
站内搜索:
1 2 3 4
科研建设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科建设 >> 科研建设 >> 正文

外国语学院举办第二十四期塔石人才特区学术沙龙:“地方性高校区域国别学建设路径探索”

作者: 来源: 发表于:2025-10-27 09:22:24 文章点击数:[]

为活跃学术氛围、促进学术思想碰撞融合,拓宽教师学术视野,推动科研创新团队建设,10月23日下午,四川文理学院外国语学院在莲湖校区博文楼317会室成功举办第二十四期塔石人才特区学术沙龙。本次沙龙以“地方性高校国别区域学建设的路径及几点建议”为题,由外国语学院副院长李显文教授主持,师嘉林博士担任主讲人,陈前博士、吴丹博士、付裕淇博士作为与谈人,学院党委书记毛玲、部分教授、博士参加了此次学术沙龙活动。

李显文教授详细介绍了本次沙龙的举办背景、核心议题及与会嘉宾。他指出,区域国别学被设为交叉学科门类下的一级学科是时代发展的需要、是国家战略的需要、是提升中国国际传播力的需要。他认为,区域国别学学科的设置为地方性高校科研人才的成长和资源的整合提供了难得的契机、为科研成果的产出提供了新的增长点、为地方性高校服务国家战略需求提出了新的使命和担当。他相信,地方性高校在区域国别学的建设中应该有所行动,也必然有所作为。他希望,本次学术沙龙能碰撞更多的思想火花、凝聚更多共识,为学校的发展贡献更多的智慧。


师嘉林博士围绕区域国别学的学科发展背景、国外主流国家研究现状、国内研究进展与当前困境,以及地方性院校的发展路径与建议等核心内容展开深入阐述。师博士指出,区域国别学作为交叉学科,肩负着构建中国自主知识体系、服务国家“一带一路”倡议等重大使命,2022年成为独立一级学科后已进入快速发展阶段。结合国内外高校的实践经验,他重点分析了地方性高校在该学科建设中面临的课程设置融合难、复合型师资缺乏、实践环节薄弱等挑战,并从学科专业构建、师资队伍建设、学生培养、教材编写四个层面提出针对性建议,强调要通过“有组织科研”打破学科壁垒,强化跨学科协作,聚焦区域特色开展研究。师博士详细分析了国内外大量地方高校区域国别学建设的策略、路径、特色和经验,为我校规划和建设区域国别学提振了信心,也提供了可资借鉴的思路与方法。师博士强调,在实践操作中应注重发挥英语、韩语、日语、俄语等不同语种教师的专业特长,通过差异化分工实现优势互补。最后,他发出行动倡议,学界应携手推进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区域国别学建设,为建设学术强国贡献力量,让区域国别学真正成为服务国家、服务世界、服务人类未来的“大国之学、实用之学”。展望未来,区域国别学将在理论创新、学科体系建设、人才培养、服务国家战略等方面取得更大突破,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坚实的学术支撑。


在与谈和讨论环节,陈前博士、吴丹博士、付裕淇博士分别结合自身研究领域,就地方性高校如何依托区域优势打造学科特色、如何优化人才培养模式、如何加强国际交流合作等问题发表见解。陈前博士指出,区域国别学作为全国高校外国语学院转型的重要方向,为学院既有的“一带一路”周边国家研究团队创造了新的发展机遇。他建议学院立足区域国别学的学科特性,通过扩大研究成员在全校和院系层面的代表性,吸纳更多致力于该新兴学科建设与发展的教师加入,从而为学校学科拓展和教师职业成长开辟更广阔的空间。这一举措不仅能强化跨学科融合,还能促进外语学科向战略赋能型转型,提升服务国家需求的能力。吴丹博士结合自身研究经历,分享了其对拉美地区的研究实践体会,向师博士请教了“如何在研究中规避政治敏感问题”,师博士分享了可落地的应对思路和方法。付裕淇博士在深入理解区域国别学的学科定位与研究范畴后,围绕“跨专业背景下如何切入区域国别学领域、实现自身专业与该学科的有效结合”这一实践困惑,向师嘉林博士提出针对性请教。对此,师嘉林博士结合自身研究经验作出细致回应。他首先指出,跨专业切入区域国别学领域并非存在高不可攀的壁垒,实际门槛远低于普遍认知。具体路径上,研究者只需聚焦一个具体的研究话题,将其与对象区域的历史脉络、文化特质、经济运行规律等维度深度结合,展开系统性分析与拆解;若能进一步挖掘该话题对我国相关领域发展的潜在影响,或提炼可借鉴的实践经验,此类研究即可自然纳入区域国别学的研究范畴。这一过程的关键在于研究者主动打破自身固有的专业思维定式,摆脱单一学科框架的局限,以跨领域整合的视野搭建研究逻辑,从而实现从原有专业向区域国别学的有效延伸。

现场参会教师积极互动,围绕课程体系构建、师资培训、科研项目申报等具体问题展开热烈讨论,分享各自的探索经验与思考,形成了诸多富有建设性的观点。

本次学术沙龙的成功举办,为学院教师搭建了交流学习的优质平台,进一步明晰了地方性高校区域国别学建设的方向与路径,有助于凝聚科研合力、培育创新团队。下一步,外国语学院将持续聚焦学科发展前沿,不断丰富学术交流形式,推动区域国别学学科建设与科研工作迈上新台阶,为学校高质量发展和服务国家战略需求贡献更多力量。


           撰稿:李显文、李佳霏        编辑:党政办          审核:刘彦仕


版权所有 @ 2020 四川文理学院外国语学院 | 地址:四川省达州市通川区塔石路中段519号 | ICP备案号:蜀ICP备06020089号-1 、网警备案号:51170003000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