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教研室开展专业课程建设教学研讨会
作者: 来源: 发表于:2025-10-09 16:17:37 文章点击数:[]
为推进翻译专业高阶课程建设,提升教学质量与课程平台应用实效,2025年9月24日,翻译教研室在博文楼312教室开展“翻译专业课程建设教学研讨会”,主要围绕《汉英笔译》《时文翻译》《国际商务口译》三门课程开展集体备课和教学研讨。翻译教研室全体教师参会。
首先是介绍和讨论《汉英笔译》课程建设情况。许蔚翰老师介绍了自己在“学习通”课程平台上的建课情况:将每章节学习内容分阶段提前发布,便于学生预习;结合教学内容发布话题讨论,督促学生完成任务。针对学生翻译练习实时查看和评价的需求,老师们讨论了如何利用课程平台快速发布和收集课堂练习,同时设置标准答案与评分标准,利用AI快速评分,其结果可作为参考,辅助人工评价,提升作业批改效率。
接着是沈康老师介绍了《时文翻译》课程建设情况,老师们针对此门课程建设进行热烈讨论,提出让学生自主查找汉英材料并检索相关资料的教学思路。以《理解当代中国:汉英翻译教程》为依托,采用“两周或每周一个单元”的进度安排,重点开展时文口译实践。针对术语学习的权威性与质量把关的问题,需明确学生提供术语出处(如官网权威来源),并推荐查阅《理解当代中国》术语集及“中国关键词”网站,引导学生关注术语翻译更新及其背后的考量,开展专题讨论。
然后是《国际商务口译》课程建设情况介绍和讨论。张霞老师聚焦语言基础薄弱问题,强调通过课程提升学生语言能力、公众演讲能力。在教学中运用“听与产出过程回放”的方式,结合笔记法强化教学。老师们建议:口译作业要注重灵活性,以训练听力为主;针对口译作业留痕与反馈问题,采用“拍照笔记+录音提交作业”的方式;重视学生抗压能力培养,要求学生在训练中听练结合,鼓励每位同学多开口,多实践。
最后,刘彦仕教授从线上线下课程建设、教学成果(竞赛、项目)产出、教学手段创新与经验积累三方面进行指导,为教研室课程建设与教学发展指明了路径。
此次研讨会聚焦翻译专业核心课程,在课程平台应用、教学模式创新、术语规范等方面形成诸多共识,为翻译专业高阶课程建设与教学质量提升奠定了坚实基础。
供稿:揭廷媛 编辑:党政办 审核:刘彦仕